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教育使命,点滴随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开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独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书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举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国教育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在上海隆重召开。这次年会,以“公平·优质·多样—面向未来的中国基础教育”为主题,谋划新时代基础教育新发展,很有意义,这是教育学会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写照。在此,谨向本次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老师们致以亲切问候。
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切实贯彻。而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四条基本方略,教育工作者也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在工作中进行主动比对、牢牢把握。
一是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教育和教师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是坚持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教育的对象是人,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内驱力。要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引导他们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抓住关键环节,破解瓶颈问题,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增强教育生机活力。
四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鼓励创新,普职融合,均衡发展,扩大交流,照顾弱势,让师生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五是坚持发挥教师办学治校的主体作用。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发挥教师作用,听取家长意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自主办学,社会参与。教育部门要确权、慎权、放权,充分发挥权力的调节作用,而不能滥用权力。
六是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办学、依法执教。提升教师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
七是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校校上墙入屏,人人入脑入心,成为自觉行动。
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民生。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发展中补齐短板,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九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让学生爱护花草树木、践行垃圾分类、节粮节水节电,让学生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并在行动中加以落实,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十是加强安全教育。学生安全重于泰山,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学校,一个没有安全意识的老师是不称职的老师。安全教育有用有效,平时多一次安全演练,危难时刻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安全工作要突出重点,防交通事故、防校门砍杀、防楼道挤踩、防溺水群死、防性侵欺凌。安全事故要划定责任,是学校的责任不能推诿,不是学校的责任,也不能对校长和老师无端指责。要给校长和老师松绑,使学校能够放心地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
十一是加强国防教育。促进军民团结,开展拥军活动,广泛组织军训,磨炼学生意志。
十二是加强两岸三地教育合作。做好对港澳教育引领,促进与台湾教育交流,让“一个中国”观念深入人心。
十三是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改进学校外语教学,培养学生国际意向,鼓励增加人员往来,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是加强学校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武装。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基础教育以前更重视规模发展、硬件建设,解决有学上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要提高质量、提升品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上好学问题。
在这个重大历史交汇期,教师作为发展教育第一资源的地位更加凸显。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教师是基础之基础;高等教育是教育的制高点,教师是制高点之制高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是根本之根本。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我们要按照十九大精神,依据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确保方向,强化保障,突出师德,深化改革,分类施策,培养造就大国良师。
首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我国有1578万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扎根基层、默默奉献,阳光美丽、成绩凸显,是党和人民以及广大家长值得信赖的一支队伍。但各地个别教师师德失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现在,有必要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做一名人民教师,就应当恪守师德规范,树立师风品质,提高育人能力,履行岗位职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则应当大力宣传弘扬当代教师风采,向全社会推介先进典型,加强引领,注意感召,积聚起强大正能量。同时也要列出师德考核负面清单,让有损于教师形象的行为无处遁形。
其次,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研究出台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办好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克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被弱化倾向。
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分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以认促强,以认促建,比学赶帮,提高未来教师素养。统筹推进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县培计划以及校本教研、影子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培训,调动教师自主研修的兴趣和动力,分类分层开展教师能力建设,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
发挥教学名师、教育名家的示范带动作用。教育家并不神秘,教育家也不遥远,教育家正朝我们走来,教育家就在大家中间。时代在变,万物皆流,与时俱进,还看今朝。在教书育人岗位上有理论、有实践、有影响、有威望,教出一茬又一茬学生,积累丰富办学实践,桃李满天下,这样的人堪称当代的教育家。
再次,要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
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完善准入和退出制度、教师聘用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适当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改进考核评价制度,突出教学实绩。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扩大“特岗计划”招聘规模,从目前每年招聘6万名左右特岗教师,扩大到每年招聘10万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岗位任教。推进教师交流轮岗,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把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切实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教师”,加大对乡村教师的补贴力度,越是离城镇远,越是生活艰苦,补贴越多,同时还要为有需要的乡村教师提供周转宿舍。特别要关心乡村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与个人情感问题。
最后,要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将尊师重教摆上重要位置,改善生活待遇,关注身心健康,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不尊重教师、辱骂教师、殴打教师的行为要严肃处理,不能一再发生。教师与其他人群发生矛盾,明明受到委屈,有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息事宁人,不分青红皂白、违心处理教师的行为要予以纠正。要重提师道尊严,厚植尊师文化,构建新时代尊师文化体系。加强尊师教育,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营造全社会尊师氛围。
三十年来,中国教育学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支持教育决策,服务学校和教师发展,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国家繁荣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希望教育学会和广大会员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继续围绕定位,发挥优势,立足岗位,砥砺前行,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推动者、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探路者、国际教育学术交流的引领者,为建设教育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本文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在中国教育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上的致词基础上整理而成)
相关链接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